光伏容量的20%要配储,整体成本该怎么算才准确?
2023-02-28    

随着国家对储能行业的全力扶持,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在并网时,就需要满足“配备储能系统”这一条件。各地不一,通常在20%-30%之间。

在前文中,我们提过储能系统单价的常规计算方法(详见《为什么储能单位有两个?MW/MWh到底哪个是用来算单价的?》),那么“光伏+储能”项目的成本又该如何计算呢?

假设一座100MW的光伏电站,需要按20%进行配储才能满足并网条件,则所需储能电池容量为100*20%=20MWh,依照适用性最高的2h作用时间尺度储能系统为例,则需配置一座10MW/20MWh的储能电站。

按目前的实际中标价格来看,光伏EPC单价在3.8-4.2元/W,储能EPC单价在1.7-2.2元/Wh。取均价计算,则该项目的光伏部分单价设为4.0元/W,储能部分单价设为1.95元/Wh。

则有:

100,000,000*4.0+20,000,000*1.95=400,000,000+39,000,000=439,000,000(元)=4.39(亿元)
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光伏与储能分属两个系统,在计算成本及单价时,不可以将其混为一个项目进行计算,否则结果也是不准确的哦~

如果需要配备其他时间尺度的储能电站,由于不是主流产品,按照常规项目估算价格水平并不准确,因此需将储能变流器、电池等设备与安装成本分开计算。据最新价格水平显示,当前国内储能变流器单价约为0.4元/W,锂电池单价约0.9元/Wh。

另据上述2h储能系统实际单价倒推,则其他设备、辅材、人工、运输等成本=[39,000,000-(0.4*10,000,000+0.9*20,000,000)]/20,000,000=0.85(元/Wh)。

因此,一座时间尺度为4h、规模为5MW/20MWh的储能系统成本就需要0.4*5,000,000+(0.9+0.85)*20,000,000=37,000,000(元)=3700(万元),折算单价为1.85元/Wh。

这就意味着,作用时间尺度越短,系统成本也越高哦。

weacht

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